玛瑙:世界知名宝石系列(一)

发表时间: 2017-12-28 00:11

玛瑙家族简介

  • 玛瑙也作码瑙、马瑙、马脑等,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,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,硬度6.5-7度(小刀的硬度是5),比重2.65,色彩相当有层次。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。玛瑙是一种常见宝石,品相有低有高。他的物质组成我很平常经常见到,就是海滩上的白色啥子,没错就是它,他们都是适应。只因出身不同,造就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。果真是同人不同命,同物非宝物。

玛瑙

玛瑙原石

  • 我们首先看一下玛瑙他到底是什么。从化学上讲它是它就是二氧化硅(SiO2),跟炼玻璃的沙子没有多大的区别。从地质上讲它产出于低温热液过程和外生沉积作用,简单说就是地下热液和沉积作用可以形成玛瑙,它有个父亲叫玉髓,也是一种宝石;有一个兄弟叫燧石,也叫打火石;而兄弟中七彩光环加身的叫碧玉

  • 从外观上看,玛瑙色彩绚丽,颜色繁多,这是因为形成过程中有很多的其他元素加入玛瑙的结晶过程。切开玛瑙,可以看见漂亮的同心层状结构,切面光滑如镜。如果是破碎,破碎出可以见到犹如贝壳一样的光泽,这是因为构成玛瑙的地下位置一般较浅,二氧化硅矿物结晶时间段,一般都是肉眼不可见晶体的隐晶质。当然,犹如人一样,一个人的性格是固定的,但是一群人的性格重总有与其他性格相交的。玛瑙还有其他的变种,如青石棉,也叫猫眼石;因含有氧化铁杂质而为黄褐色的,称虎眼石

同心层状结构

  • 玛瑙种类很多,有象形图纹玛瑙(玛瑙天然图案、玛瑙画面石、象形切片、图纹玛瑙、水草玛瑙、海洋玉髓、风景玛瑙、图案玛瑙、影子玛瑙等总称)、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、冰糖玛瑙、北红玛瑙、绿玛瑙、紫绿玛瑙、盐源玛瑙、缠丝玛瑙、火玛瑙、戈壁玛瑙、葡萄玛瑙、狼血玛瑙、新疆和田玛瑙籽料、虫玛瑙等。

不常见的粉色玛瑙

南红玛瑙雕刻摆件

青翠欲滴绿玛瑙

青翠欲滴绿玛瑙


玛瑙产地

  1. 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: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马达加斯加、美国、埃及、澳大利亚、墨西哥等国。墨西哥、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,称为“花边玛瑙”。美国黄石公园、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“风景玛瑙”。

  2. 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,几乎各省都有,著名产地有:云南、黑龙江逊克、辽宁、河北、新疆、宁夏、内蒙古等。

重要宝石世界分布略图(石英宝石和猫眼)

中国著名玛瑙产地分布图(地图中未包含中国南海地区)


玛瑙分级

  • 水胆玛瑙是玛瑙中最为珍贵的品种,特征是玛瑙中有封闭的空洞其中含有水。

  • 各种级别的玛瑙,都以红、蓝、紫、粉红为最好,并且要求透明、无杂质、无沙心、无裂纹;其中,块重4.5公斤以上者为特级,1.5公斤以上者为一级,0.5-1.5公斤为二级。

  • 象形图纹玛瑙因质地优、色泽美,可以形成象形图纹(象人物、山水、花、鸟、鱼、虫、风景、水草等),极具收藏性。


收藏要点

  1. 色泽

    一般优质天然玛瑙有玻璃和油质光泽,天然图案色泽艳丽明快,自然纯正,光洁细润;纹理自然流畅,最主要的是玛瑙上有渐变色,其颜色分明,层次感强,条带明显。而品质一般的玛瑙的色彩和光泽均要差一些。通常玛瑙的颜色决定了它的升值潜力。各种级别的玛瑙,都以红、蓝、紫、粉红为最好,颜色要透亮,且应该无杂质、无沙心、无裂纹。

  2. 制作工艺

    天然玛瑙石质坚硬、润滑、凝重,因此它的雕刻比起玉石雕刻更费功夫。一般来说,经过能工巧匠精雕细琢而成的玛瑙是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,越是薄的玛瑙雕刻起来难度越高。如果在市面上看见雕工特别好的明清老玛瑙则要当心是现代仿品了。因为以当时的雕刻工艺,中间所打的线孔是不可能很平滑的,一般都歪歪扭扭,呈倒喇叭形。如果你看到一通到底很平滑的线孔,基本可判定是仿制品或者是假货。

  3. 造型

    一般外形有特点的玛瑙藏品收藏价值较高。玛瑙的质地很硬,制作起来需要有几十道工序,所以,造型越是繁复的外形,造价也就越高昂,自然,它的价值也就越高。

色泽饱满


红色玛瑙手镯

真玛瑙

  • 用铁、钴、镍等盐类,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,能人工制成"玛瑙",天然玛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。

  • 自然生成的玛瑙,颜色是浑然天成,色泽鲜明光亮,条带花纹巧夺天工,分布排列上并不均一。质地硬,硬度在6.5-7,刀是无法刻动的。自然的玛瑙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多样,常常含有杂质,导致透明度不像合成的那样高,合成的犹如玻璃。总之一句话,自然生成的玛瑙,不仅外部浑然天成,巧夺天工。内部不是一览无余的,而是总有地方看不清,摸不着,因为自然一如既往的神秘。

参考文献

  1. 百度百科

  2. 沉积岩石学,曾云孚,夏文杰,2012.09

  3. 矿物学简明教程(第二版),刘显凡,孙传敏,地质出版社,2010.02

  4. 结晶学及矿物学(第二版),赵珊茸,高等教育出版社-北京,2011.02